2005/01/06
網路世界是真民主嗎?分類:讀書心得
◎yuyen
自由的網路世界是真正民主?或是虛擬民主?
「權力使人腐化,絕對的權力絕對使人腐化!」艾克頓爵士(Lord Acton)曾提醒民主政治要提防權力濫用,必須經由論辯過程才能確保私利不至無限擴張而影響了公共領域。而哈伯瑪斯提出的公共領域空間受到更大的重視。
一、資訊被「包裝」或被操縱以達其目的
Habermas 強調,政府機構、跨國公司和國際傳播集團掌控全球資訊,資訊的操弄和管理和資訊本身的商品化成為資訊時代的重要趨勢。民眾能獲得的資訊在表面上看來是愈來愈多,但要獲得真正不偏的資訊卻也是一個嚴重的問題。
在資訊化的過程裡, 在另一方面,人們可以更快速有效地運用個人電腦、傳真、資訊網路交換信息, 甚至有更頻繁的討論和辯論,民間社會似乎有新的生機。一方是資訊受到大媒介的結構式限制,讓公共領域的萎縮,另一方面,則是網路帶來頻繁無國界無時間限制的資訊交換,兩相作用,最後對人類社會的發展有什麼影響, 前景是樂觀還是悲觀?
二、理想的公共領域
要怎麼達成一種理想的公共領域?哈伯瑪斯認為有兩個要件:(一)參與者具有理性批判的能力,(二)理想的言說情境。什麼是理性批判的能力?理性是人人具有的普遍可能性,但必需經過啟蒙,達到成熟的判斷能力。那我們如何能預估人們會有理性批判的動力?哈伯瑪斯在其《認識與興趣》一書中說,人有三種「認知興趣」(cognitive interest):勞動領域中「技術的興趣」、溝通互動領域中「實踐的興趣」、以及承認人有非理性,必需以理性對抗,才能實現理性的「解放的興趣」(emancipatory interest)。一個理想的言說情境,除了需有四個理性的有效聲稱外:可理解、真理、正當、及真誠,還需放在一個「實在界域」,包括一個自由開放的言論空間。
哈伯瑪斯(J.Habermas)認為,公共領域是在資產階級發展的特殊歷史脈絡中才得到發展,具有歷史上的獨特性。一直要到17世紀後期的英國,以及18世紀的法國,公眾輿論才逐漸發展出來。由於政黨與資本主義掌握大眾媒體可能凌駕在公共性之上,哈伯瑪斯引用巴德(H.P.Bahrdt)討論現代城市的話說明:
公共領域和私人領域之間的相互關係遭到了破壞。人們不再能夠透視越來越複雜的城市生活,城市生活對他們來說不再是公共的了。城市在整體上日趨轉變成一個難以透視的熱帶叢林,而大城市人也隨之日趨遁入其私人領域。私人領域不斷地發展,但是,最後大城市人察覺到,城市公共領域消失了,因為,公共領域轉變成了管理混亂的專制交往領域。
三、公共領域的再封建化
隨著資本主義的持續肥大,資本家接掌國家機器,系統性地遊說國會與民意等情形增加,公共領域的自主性就減少了;公共關係進入了公共辯論時,卻偽裝了它所代表的利益(以「公共福祉」、「國家利益」等為名)。
本世紀之初,大眾媒介已變成壟斷的資本主義組織,媒介的角色日漸轉為資本家利益的代言人,它從資訊供輸者的角色,走向民意塑造者的身份。哈伯瑪斯特別意識到廣電問題,公共廣電制度與機構得以創建,「若不如此,則它們擔當公共論述的功能,就無法充分得屏障,隸屬資本家陣營的廣電機構,就會加以染指」。
隨著公共領域式微,形式上的公共性無法保障民主與法治能夠為人們爭取更大的自由,哈伯瑪斯在溝通行動理論中,希望從普遍語用學來建立一套溝通理論,以保障無曲解溝通的可能。在他看來,內在人類發展過程中,語言表述的不同面向就存在著趨向理性溝通的形式要件。在普遍語用學上,符合文法上的可理解性(comprehensibility)、命題內容上的真理(truth)、人際關係上的正確性(rightness)、說者意向的真誠性(truthfulness)等四個效度宣稱的「理想說話情境」(ideal speech situation),就成為人類社會進化的最重要設準。
四、哈伯瑪斯之公共領域的四個理性要件
哈伯瑪斯認為,理性溝通有四個重要聲稱:可理解的聲稱、真理的聲稱、正當性的聲稱和真誠的聲稱。哈伯瑪斯認為,就如同對神宣誓一般有效,必需完全信守四個聲稱才可能達成理想溝通必要的有效幻構(an operatively effective fiction)。
理性溝通除了必需放在一種「實在界域」外,其中還包括一項內在實在,也就是,個人願望、情感、意向的總體。這種總體外顯於個人就是「求知的勇氣」,一種對真理的堅持。也就是,理想的公共領域實踐首先必需建立在批判者的求知勇氣上。 而且必需具備「理性批判」的能力。哈伯瑪斯談到他所提出的公共領域必需放在社會歷史的脈絡來談,即公共領域的實踐會因社會結構的轉型(社會歷史的脈絡不同)而所有不同。除此之外,理性批判除了集體主體的實踐表現外,還有個人主體的表現。認為:能從事理性批判的「主體」(subject)概念同樣也是西方思想史轉變下的產物,亦即公共領域也會因著對「主體」、「主體性」的詮釋和所具有能力看法的不同而不同。 網路公共領域是一種平民公共領域。這種由一連串不同啟蒙程度成員構成的公共領域,最重要的是—這些成員會受環境「系統」的影響、操弄。在一個多元利益衝突下的公共論域,人們真能夠達成更理想、更理性的共識,或者最後只是利益衝突、角力後的妥協,終將淹沒弱勢成員聲音?人們如何可以展現突出於多元利益下的反思力(reflexibity)?
五、網路世界是平民公眾領域
媒體與公眾領域不同時期的關連表(出處:周桂田〈網際網路上的公眾領域-在風險社會下的建構意義〉)
本體論/空間
認識論
民主實踐
市場、集會場(agora)
地域性/時間性/
互為主體性
自主/對話/去中心
直接民主/政治實踐積極/認同社群
沙龍、咖啡屋
地域性/時間性/
互為主體性
自主/對話/去中心
直接民主/政治實踐積極/認同社群
早期報業媒體
地域性/時間性/
客體性
訊息接受/中心化
代議民主/溝通實踐消極/認同趨弱
大眾媒體
跨地域性/時間性/
客體性
訊息接受/中心化/操縱化
代議民主/溝通實踐消極/認同危機
網際網路 (Internet)
跨地域性/去時間性/互為主體性
自主/對話/去中心/匿名性
直接民主/政治實踐積極/認同多元社群
網際網路中存在著各式不同的溝通行為,網友透過網路所能達到電腦中介溝通(CMC),相當程度上,亦與真實世界中面對面溝通具有類似特性,可以成為溝通與訊息傳遞理論的特殊應用項。網路具有匿名性與方便性,因此,每個人可以不受現實權威的影響,自在地充份表達意見與想法,促進了直接民主發展的可能性。雖然,許多人仍然質疑網路是否可以達到真正的直接民主,但有不少學者主張網際網路提供了最自由的空間,可以讓不同意見發抒,形成一個真正的公共領域。
1990年網路未普及之前,即能以電視與其他電子媒介為主要參考,提出關於空間場域轉變的反省,的確已經預視時代的轉變。然而,我們更感興趣的是,經由資產階級所逐漸形成的公共領域,是否能夠普遍地應用到針對不同文化的理解?例如二十世紀隨著大眾傳媒的普及,讓世界各不同文化都逐漸被納入到不同國度的公共空間之中,哈伯瑪斯認為前東德、南斯拉夫和羅馬尼亞巨變所構成的關連事件,正就是透過電視轉播的方式所完成的,電子媒體直接促成了公共領域的具體化。
網路公共領域在結構面上,參與者階級、年齡、性別都已打破,參與者呈現的是一群模糊的公眾。這種平民公共領域也不再是哈伯瑪斯所謂的平民公共領域,是過去資本主義公共領域與平民公共領域的加總,甚至早已質變成為另一種全然不同的公共領域。
六、網路構築的跨國論壇:
(一)馬克士與札巴塔民族解放軍(摘自南方電子報/20010514)
1994 年元旦,就在墨西哥與美國、加拿大簽訂「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的關鍵時刻,一支黑色頭罩覆面的武裝游擊隊突然出現在墨西哥南端的恰帕斯州,迅雷不及掩耳地攻佔了幾個城市。這支游擊隊以「札巴塔民族解放軍」為名(西班牙文縮寫為 EZLN,札巴塔取自 20 世紀初印地安農民革命家 Emiliano Zapata 的名字),領軍者自稱「馬克士副司令」(sous-commandant Marcos),他們要求立法保障印地安人的權利,改善印地安人的生活。
札巴塔民族解放軍的領導者馬克士的文筆和槍法一樣精準,言詞像子彈一樣可以穿透人心。他善於透過網路改變世界,並能夠掌握現代通訊工具和國際媒體,1996 年,他甚至以人道和反新自由主義為題,在恰帕斯的好幾個村莊舉辦為期一週的國際研討會,結果有來自 42 個國家的三千多人與會。
黑色頭罩,綴著三顆紅星的土黃色軍帽,衛星電話耳機,斜背輕機槍……馬克士本人出現在媒體上的照片,這是唯一的裝束。所有札巴塔民族解放軍的成員都是類似的裝扮。馬克士的真正身分有多種說法,有人認為他是曾經跟隨切‧格瓦拉(Che Guevara)在玻利維亞打游擊的一位少年,法國作家德布雷(Regis Debray)在追憶格瓦拉的著作中,對這一位少年有過描寫。接任薩利納斯的墨西哥總統澤地羅(Ernesto Zedillo)曾經在 1995 年揭露:馬克士就是一位在墨西哥自治大學擔任過哲學教授的左翼份子,名叫哈法艾爾(Rafael Sebastian Guillen Vicente),並對這一位「失蹤」的教授發出通緝令。
馬克士透過「三千公里的長征」行動做為賭注,他大張旗鼓,邀請多位國際知名人士同行,使長征成為舉世矚目的事件;同時,許許多多支持者或好湊熱鬧的民眾也主動開車尾隨,讓軍方不敢輕舉妄動。馬克士選在「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簽訂的當天進佔恰帕斯,選在新總統上任的第二天宣佈三千公里的長征。古巴首腦卡斯楚近年來很少點評拉丁美洲的游擊組織,對於馬克士,他卻不得不讚嘆道:「馬克士將政治象徵做最好的使用,這給世界上了一課。」
印地安人約佔墨西哥人口的 10%,卻從來不在政治上被承認。過去的政權認為墨西哥已是一個全面混血的國家,內部不存在民族矛盾的問題。馬克士認為,當代世界的權力核心已不再存在於民族國家之內,奪取政權,意義不大。自從冷戰結束,柏林圍牆倒下,蘇聯解體,資本主義市場全球化的趨勢已根本改變了地緣政治的面貌,改變了權力的結構。決定一個國家命運的,已不再是單純的政治力量,全球化的金融市場和自由貿易的邏輯反而有更大的影響力。對墨西哥而言,「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馬克士想透過政治組織,對全球化的影響展開全面的思考,尋找新的政治形式或是可能的替代方案。
參考網站
札巴塔網站http://www.ezln.org/查帕95網站http://www.eco.utexas.edu/faculty/Cleaver/main.html格瓦拉資料庫http://www.geocities.com/Hollywood/8702/che.htmlTodos Somos Marcos影音傳播站http://thedagger.com/archive/tsm/馬可士:論文化、西洋棋、鐘與靴子http://www.igc.org/laborstandard/EZLN/Culture_chess_clocks_boots.htm馬可士:尊嚴的步履--原住民族權利、記憶與文化遺產http://www.struggle.ws/mexico/ezln/2001/march/marcos_paths_mar12.html好萊塢的星星在查帕閃耀http://flag.blackened.net/revolt/mexico/reports/stone_meets_marcos_mar96.html反抗軍抵達墨西哥市http://burn.ucsd.edu/pipermail/chiapas-l/2001-March/000175.html聯合國人權委員會「今日世界上的武裝衝突」http://www.webcom.com/hrin/parker/c96-10.html#mexico國際原住民連結—拉丁美洲部分http://www.bloorstreet.com/300block/aborintl.htm#3墨西哥總統府網站裡的札巴塔相關資料http://www.presidencia.gob.mx/?EXACTO=EZLN&P=40&SubTipo=Exacto美國中情局墨西哥網頁http://www.cia.gov/cia/publications/factbook/geos/mx.html
(二)網路與NGOs跨國論壇
綠色和平組織因為麥當勞產品中含有基因改造食物的成分而展開抗議活動。香港的綠色和平抗議麥當勞,同時間德國的綠色和平組織也抗議麥當勞的雞肉是以基因改造過的飼料餵養的。
除了基因改造食物的問題外,反麥當勞力量展開跨國合作另外一個叫做 McSpotlight (http://www.mcspotlight.org)的典範級網站提供了更多抗議麥當勞資料,包括「提供不健康的食物」、「剝削勞工」、「掠奪貧窮國家資源」、「破壞地球生態」、「屠殺動物」等等。就以「剝削勞工」而言,該網站指出很多國家的麥當勞時薪都是該國最低的,同時也不准許員工組織工會。
環保團體透過網路串連,形成跨國性的公民社會,並透過網路雙向傳播、傳遞及接收資訊,產生更大的影響力。
參考:抗議麥當勞的網站http://archive.greenpeace.org/geneng/highlights/food/00_08_19.htm
最大的反麥當勞網站,這裡除了提供近兩千份檔案資料詳述他們反對的理由外,也提供麥當勞的正式相關文件,例如員工管理辦法、麥當勞版本的食品營養表等,正反兩面資料具陳,讓讀者可以在充足的資料中自行裁決究竟那一方才是正確的。http://www.mcspotlight.org/
除了反麥當勞之外,美國也出現反星巴克網站,但台灣還沒有類似運動,但校園裡也出現嘲諷的反星巴克小故事,例如這個很可愛的STARBUTTS網站http://home.kimo.com.tw/powenpeng/starbutts.html,其實這個網站版主也是老師指定讀物裡面的一篇論文的作者
此外,NGOs也曾透過網路合作,進一步影響全球議題,例如聯合國的「國際電信聯盟」於2003年12月主辦的「世界資訊社會高峰會」上,這些團體透過串連,讓言這場會議通過了「傳播權宣言」。
宣言中強調:1. 我們,世界人民的代表,于2003年12月10日至12日彙聚在日內瓦,出席資訊社會世界高峰會議第一階段會議,宣告我們建設一個以人爲本、具有包容性和面向發展的資訊社會的共同願望與承諾。在此資訊社會中,人人可以創造、獲取、使用和分享資訊和知識,使個人、社區和各國人民均能充分發揮各自的潛力,促進實現可持續發展並提高生活質量。這一資訊社會以《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爲前提,並完全尊重和維護《世界人權宣言》。2我們面臨的挑戰是如何發掘資訊通信技術的潛力,促進實現《千年宣言》制定的發展目標,即,消除極端貧困和饑餓;普及初級教育;促進性別平等並賦予婦女能力;降低兒童死亡率;改善産婦健康狀況;遏制艾滋病毒/艾滋病、瘧疾以及其他疾病;確保環境的可持續性;建立促進發展的全球夥伴關係,以創造一個更加和平、公正和繁榮的世界。我們亦重申,我們致力於實現《約翰內斯堡宣言》和《執行計劃》與《蒙特雷共識》以及其他相關聯合國峰會文件中所包含的可持續發展和已達成共識的發展目標。3. 我們重申《維也納宣言》中揭示的所有人權和基本自由(包括發展權)的普遍性、不可分割性和相互關聯性。http://www.crisinfo.org/
七、跨國線上公共領域的限制
1、全球數位落差/經濟不平等形成不平等的公共領域
2、網路碎裂化/屬性相近的網友相濡以沫,沒有開創性只有分離性
3、網路商業化/跨國公司爭食網路大餅,殘渣才是公共事務的小小空間
4、英語霸權/語言限制造成的鴻溝在範圍上,網路是一種無空間、時間的公共領域。範圍可達全球,是過去所有公共領域所未曾有過的。數量的龐大,造成參與者的模糊化,形成數字公眾。在論述表現上,因為溝通工具的不同,造成語言結構的轉變,為理性溝通造成障礙,多了想像少了清晰的意義脈絡。加上參與成員來自四面八方、不同文化,在溝通上也增加不少障礙。但是就如哈伯瑪斯所說的,人的認知興趣有解放的興趣,只要「議題」夠吸引人,同樣能吸引一群同好來參與討論。網路公共領域以議題為中心,因著議題公共領域有不同的成員組成,但也因議題的消失,這種暫時性的公共領域也隨之消失。
也就是說,因著網路社會的崛起,網路公共領域已成了「流動性的公共領域」,儘管如此,它的言說明顯的仍然深深地影響著公共政策,它的影響力是實質的。所以,網路公共領域確實存在著,只是它是個抓不著(弄不清參與者是誰),如同虛擬化了的公共論域。
網際網路雖然開放讓所有人都能瀏覽,每個人也能自由進出許多虛擬空間並充分表達自己的言論,然而,網際網路所建構出的網路空間是否可以被視為一個有效的「公共領域」?這仍是各界不斷爭議之事。網路具有方便性、快速性與匿名等特性,讓人們比較能夠免除外在束縛,直接表達自己真實的意念。姑且不論網友是否會因而在態度上有所輕漫,至少民權鬥士所致力追求免於恐懼的自由,在網路空間中比較能夠實現。但是,也正是因為方便性與匿名性,人們在網路空間中往往也比較沒有責任感與現實的負擔,所做出的決策與言詞內容也很可能是草率而粗疏的。
網際網路的活動形成「客觀對話的場域」,各虛擬空間中的網規也會因而逐漸形成。於其間,因為沒有面對面人情的壓力,網友可以自在地表達意見;即令如此,因為虛擬人際關係以及在相關空間中的信用,都需要有心經營,大多數網友也會珍惜自己的聲譽和角色形象
此外,網路空間出現許多極端種族主義言論、特殊政治立場的主張、不同的另類風格行為;就在網路空間日漸擴張之際,言論與自由卻愈益封囿在特定的虛擬社區之中,形成一個沒有交集與對話的孤島。那麼,哈伯瑪斯所主張的公共領域以及理想說話情境,是否得以在當代網路世界實現?或者,我們還必須等待下一個更新更好的傳播媒體出現?
「權力使人腐化,絕對的權力絕對使人腐化!」艾克頓爵士(Lord Acton)曾提醒民主政治要提防權力濫用,必須經由論辯過程才能確保私利不至無限擴張而影響了公共領域。而哈伯瑪斯提出的公共領域空間受到更大的重視。
一、資訊被「包裝」或被操縱以達其目的
Habermas 強調,政府機構、跨國公司和國際傳播集團掌控全球資訊,資訊的操弄和管理和資訊本身的商品化成為資訊時代的重要趨勢。民眾能獲得的資訊在表面上看來是愈來愈多,但要獲得真正不偏的資訊卻也是一個嚴重的問題。
在資訊化的過程裡, 在另一方面,人們可以更快速有效地運用個人電腦、傳真、資訊網路交換信息, 甚至有更頻繁的討論和辯論,民間社會似乎有新的生機。一方是資訊受到大媒介的結構式限制,讓公共領域的萎縮,另一方面,則是網路帶來頻繁無國界無時間限制的資訊交換,兩相作用,最後對人類社會的發展有什麼影響, 前景是樂觀還是悲觀?
二、理想的公共領域
要怎麼達成一種理想的公共領域?哈伯瑪斯認為有兩個要件:(一)參與者具有理性批判的能力,(二)理想的言說情境。什麼是理性批判的能力?理性是人人具有的普遍可能性,但必需經過啟蒙,達到成熟的判斷能力。那我們如何能預估人們會有理性批判的動力?哈伯瑪斯在其《認識與興趣》一書中說,人有三種「認知興趣」(cognitive interest):勞動領域中「技術的興趣」、溝通互動領域中「實踐的興趣」、以及承認人有非理性,必需以理性對抗,才能實現理性的「解放的興趣」(emancipatory interest)。一個理想的言說情境,除了需有四個理性的有效聲稱外:可理解、真理、正當、及真誠,還需放在一個「實在界域」,包括一個自由開放的言論空間。
哈伯瑪斯(J.Habermas)認為,公共領域是在資產階級發展的特殊歷史脈絡中才得到發展,具有歷史上的獨特性。一直要到17世紀後期的英國,以及18世紀的法國,公眾輿論才逐漸發展出來。由於政黨與資本主義掌握大眾媒體可能凌駕在公共性之上,哈伯瑪斯引用巴德(H.P.Bahrdt)討論現代城市的話說明:
公共領域和私人領域之間的相互關係遭到了破壞。人們不再能夠透視越來越複雜的城市生活,城市生活對他們來說不再是公共的了。城市在整體上日趨轉變成一個難以透視的熱帶叢林,而大城市人也隨之日趨遁入其私人領域。私人領域不斷地發展,但是,最後大城市人察覺到,城市公共領域消失了,因為,公共領域轉變成了管理混亂的專制交往領域。
三、公共領域的再封建化
隨著資本主義的持續肥大,資本家接掌國家機器,系統性地遊說國會與民意等情形增加,公共領域的自主性就減少了;公共關係進入了公共辯論時,卻偽裝了它所代表的利益(以「公共福祉」、「國家利益」等為名)。
本世紀之初,大眾媒介已變成壟斷的資本主義組織,媒介的角色日漸轉為資本家利益的代言人,它從資訊供輸者的角色,走向民意塑造者的身份。哈伯瑪斯特別意識到廣電問題,公共廣電制度與機構得以創建,「若不如此,則它們擔當公共論述的功能,就無法充分得屏障,隸屬資本家陣營的廣電機構,就會加以染指」。
隨著公共領域式微,形式上的公共性無法保障民主與法治能夠為人們爭取更大的自由,哈伯瑪斯在溝通行動理論中,希望從普遍語用學來建立一套溝通理論,以保障無曲解溝通的可能。在他看來,內在人類發展過程中,語言表述的不同面向就存在著趨向理性溝通的形式要件。在普遍語用學上,符合文法上的可理解性(comprehensibility)、命題內容上的真理(truth)、人際關係上的正確性(rightness)、說者意向的真誠性(truthfulness)等四個效度宣稱的「理想說話情境」(ideal speech situation),就成為人類社會進化的最重要設準。
四、哈伯瑪斯之公共領域的四個理性要件
哈伯瑪斯認為,理性溝通有四個重要聲稱:可理解的聲稱、真理的聲稱、正當性的聲稱和真誠的聲稱。哈伯瑪斯認為,就如同對神宣誓一般有效,必需完全信守四個聲稱才可能達成理想溝通必要的有效幻構(an operatively effective fiction)。
理性溝通除了必需放在一種「實在界域」外,其中還包括一項內在實在,也就是,個人願望、情感、意向的總體。這種總體外顯於個人就是「求知的勇氣」,一種對真理的堅持。也就是,理想的公共領域實踐首先必需建立在批判者的求知勇氣上。 而且必需具備「理性批判」的能力。哈伯瑪斯談到他所提出的公共領域必需放在社會歷史的脈絡來談,即公共領域的實踐會因社會結構的轉型(社會歷史的脈絡不同)而所有不同。除此之外,理性批判除了集體主體的實踐表現外,還有個人主體的表現。認為:能從事理性批判的「主體」(subject)概念同樣也是西方思想史轉變下的產物,亦即公共領域也會因著對「主體」、「主體性」的詮釋和所具有能力看法的不同而不同。 網路公共領域是一種平民公共領域。這種由一連串不同啟蒙程度成員構成的公共領域,最重要的是—這些成員會受環境「系統」的影響、操弄。在一個多元利益衝突下的公共論域,人們真能夠達成更理想、更理性的共識,或者最後只是利益衝突、角力後的妥協,終將淹沒弱勢成員聲音?人們如何可以展現突出於多元利益下的反思力(reflexibity)?
五、網路世界是平民公眾領域
媒體與公眾領域不同時期的關連表(出處:周桂田〈網際網路上的公眾領域-在風險社會下的建構意義〉)
本體論/空間
認識論
民主實踐
市場、集會場(agora)
地域性/時間性/
互為主體性
自主/對話/去中心
直接民主/政治實踐積極/認同社群
沙龍、咖啡屋
地域性/時間性/
互為主體性
自主/對話/去中心
直接民主/政治實踐積極/認同社群
早期報業媒體
地域性/時間性/
客體性
訊息接受/中心化
代議民主/溝通實踐消極/認同趨弱
大眾媒體
跨地域性/時間性/
客體性
訊息接受/中心化/操縱化
代議民主/溝通實踐消極/認同危機
網際網路 (Internet)
跨地域性/去時間性/互為主體性
自主/對話/去中心/匿名性
直接民主/政治實踐積極/認同多元社群
網際網路中存在著各式不同的溝通行為,網友透過網路所能達到電腦中介溝通(CMC),相當程度上,亦與真實世界中面對面溝通具有類似特性,可以成為溝通與訊息傳遞理論的特殊應用項。網路具有匿名性與方便性,因此,每個人可以不受現實權威的影響,自在地充份表達意見與想法,促進了直接民主發展的可能性。雖然,許多人仍然質疑網路是否可以達到真正的直接民主,但有不少學者主張網際網路提供了最自由的空間,可以讓不同意見發抒,形成一個真正的公共領域。
1990年網路未普及之前,即能以電視與其他電子媒介為主要參考,提出關於空間場域轉變的反省,的確已經預視時代的轉變。然而,我們更感興趣的是,經由資產階級所逐漸形成的公共領域,是否能夠普遍地應用到針對不同文化的理解?例如二十世紀隨著大眾傳媒的普及,讓世界各不同文化都逐漸被納入到不同國度的公共空間之中,哈伯瑪斯認為前東德、南斯拉夫和羅馬尼亞巨變所構成的關連事件,正就是透過電視轉播的方式所完成的,電子媒體直接促成了公共領域的具體化。
網路公共領域在結構面上,參與者階級、年齡、性別都已打破,參與者呈現的是一群模糊的公眾。這種平民公共領域也不再是哈伯瑪斯所謂的平民公共領域,是過去資本主義公共領域與平民公共領域的加總,甚至早已質變成為另一種全然不同的公共領域。
六、網路構築的跨國論壇:
(一)馬克士與札巴塔民族解放軍(摘自南方電子報/20010514)
1994 年元旦,就在墨西哥與美國、加拿大簽訂「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的關鍵時刻,一支黑色頭罩覆面的武裝游擊隊突然出現在墨西哥南端的恰帕斯州,迅雷不及掩耳地攻佔了幾個城市。這支游擊隊以「札巴塔民族解放軍」為名(西班牙文縮寫為 EZLN,札巴塔取自 20 世紀初印地安農民革命家 Emiliano Zapata 的名字),領軍者自稱「馬克士副司令」(sous-commandant Marcos),他們要求立法保障印地安人的權利,改善印地安人的生活。
札巴塔民族解放軍的領導者馬克士的文筆和槍法一樣精準,言詞像子彈一樣可以穿透人心。他善於透過網路改變世界,並能夠掌握現代通訊工具和國際媒體,1996 年,他甚至以人道和反新自由主義為題,在恰帕斯的好幾個村莊舉辦為期一週的國際研討會,結果有來自 42 個國家的三千多人與會。
黑色頭罩,綴著三顆紅星的土黃色軍帽,衛星電話耳機,斜背輕機槍……馬克士本人出現在媒體上的照片,這是唯一的裝束。所有札巴塔民族解放軍的成員都是類似的裝扮。馬克士的真正身分有多種說法,有人認為他是曾經跟隨切‧格瓦拉(Che Guevara)在玻利維亞打游擊的一位少年,法國作家德布雷(Regis Debray)在追憶格瓦拉的著作中,對這一位少年有過描寫。接任薩利納斯的墨西哥總統澤地羅(Ernesto Zedillo)曾經在 1995 年揭露:馬克士就是一位在墨西哥自治大學擔任過哲學教授的左翼份子,名叫哈法艾爾(Rafael Sebastian Guillen Vicente),並對這一位「失蹤」的教授發出通緝令。
馬克士透過「三千公里的長征」行動做為賭注,他大張旗鼓,邀請多位國際知名人士同行,使長征成為舉世矚目的事件;同時,許許多多支持者或好湊熱鬧的民眾也主動開車尾隨,讓軍方不敢輕舉妄動。馬克士選在「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簽訂的當天進佔恰帕斯,選在新總統上任的第二天宣佈三千公里的長征。古巴首腦卡斯楚近年來很少點評拉丁美洲的游擊組織,對於馬克士,他卻不得不讚嘆道:「馬克士將政治象徵做最好的使用,這給世界上了一課。」
印地安人約佔墨西哥人口的 10%,卻從來不在政治上被承認。過去的政權認為墨西哥已是一個全面混血的國家,內部不存在民族矛盾的問題。馬克士認為,當代世界的權力核心已不再存在於民族國家之內,奪取政權,意義不大。自從冷戰結束,柏林圍牆倒下,蘇聯解體,資本主義市場全球化的趨勢已根本改變了地緣政治的面貌,改變了權力的結構。決定一個國家命運的,已不再是單純的政治力量,全球化的金融市場和自由貿易的邏輯反而有更大的影響力。對墨西哥而言,「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馬克士想透過政治組織,對全球化的影響展開全面的思考,尋找新的政治形式或是可能的替代方案。
參考網站
札巴塔網站http://www.ezln.org/查帕95網站http://www.eco.utexas.edu/faculty/Cleaver/main.html格瓦拉資料庫http://www.geocities.com/Hollywood/8702/che.htmlTodos Somos Marcos影音傳播站http://thedagger.com/archive/tsm/馬可士:論文化、西洋棋、鐘與靴子http://www.igc.org/laborstandard/EZLN/Culture_chess_clocks_boots.htm馬可士:尊嚴的步履--原住民族權利、記憶與文化遺產http://www.struggle.ws/mexico/ezln/2001/march/marcos_paths_mar12.html好萊塢的星星在查帕閃耀http://flag.blackened.net/revolt/mexico/reports/stone_meets_marcos_mar96.html反抗軍抵達墨西哥市http://burn.ucsd.edu/pipermail/chiapas-l/2001-March/000175.html聯合國人權委員會「今日世界上的武裝衝突」http://www.webcom.com/hrin/parker/c96-10.html#mexico國際原住民連結—拉丁美洲部分http://www.bloorstreet.com/300block/aborintl.htm#3墨西哥總統府網站裡的札巴塔相關資料http://www.presidencia.gob.mx/?EXACTO=EZLN&P=40&SubTipo=Exacto美國中情局墨西哥網頁http://www.cia.gov/cia/publications/factbook/geos/mx.html
(二)網路與NGOs跨國論壇
綠色和平組織因為麥當勞產品中含有基因改造食物的成分而展開抗議活動。香港的綠色和平抗議麥當勞,同時間德國的綠色和平組織也抗議麥當勞的雞肉是以基因改造過的飼料餵養的。
除了基因改造食物的問題外,反麥當勞力量展開跨國合作另外一個叫做 McSpotlight (http://www.mcspotlight.org)的典範級網站提供了更多抗議麥當勞資料,包括「提供不健康的食物」、「剝削勞工」、「掠奪貧窮國家資源」、「破壞地球生態」、「屠殺動物」等等。就以「剝削勞工」而言,該網站指出很多國家的麥當勞時薪都是該國最低的,同時也不准許員工組織工會。
環保團體透過網路串連,形成跨國性的公民社會,並透過網路雙向傳播、傳遞及接收資訊,產生更大的影響力。
參考:抗議麥當勞的網站http://archive.greenpeace.org/geneng/highlights/food/00_08_19.htm
最大的反麥當勞網站,這裡除了提供近兩千份檔案資料詳述他們反對的理由外,也提供麥當勞的正式相關文件,例如員工管理辦法、麥當勞版本的食品營養表等,正反兩面資料具陳,讓讀者可以在充足的資料中自行裁決究竟那一方才是正確的。http://www.mcspotlight.org/
除了反麥當勞之外,美國也出現反星巴克網站,但台灣還沒有類似運動,但校園裡也出現嘲諷的反星巴克小故事,例如這個很可愛的STARBUTTS網站http://home.kimo.com.tw/powenpeng/starbutts.html,其實這個網站版主也是老師指定讀物裡面的一篇論文的作者
此外,NGOs也曾透過網路合作,進一步影響全球議題,例如聯合國的「國際電信聯盟」於2003年12月主辦的「世界資訊社會高峰會」上,這些團體透過串連,讓言這場會議通過了「傳播權宣言」。
宣言中強調:1. 我們,世界人民的代表,于2003年12月10日至12日彙聚在日內瓦,出席資訊社會世界高峰會議第一階段會議,宣告我們建設一個以人爲本、具有包容性和面向發展的資訊社會的共同願望與承諾。在此資訊社會中,人人可以創造、獲取、使用和分享資訊和知識,使個人、社區和各國人民均能充分發揮各自的潛力,促進實現可持續發展並提高生活質量。這一資訊社會以《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爲前提,並完全尊重和維護《世界人權宣言》。2我們面臨的挑戰是如何發掘資訊通信技術的潛力,促進實現《千年宣言》制定的發展目標,即,消除極端貧困和饑餓;普及初級教育;促進性別平等並賦予婦女能力;降低兒童死亡率;改善産婦健康狀況;遏制艾滋病毒/艾滋病、瘧疾以及其他疾病;確保環境的可持續性;建立促進發展的全球夥伴關係,以創造一個更加和平、公正和繁榮的世界。我們亦重申,我們致力於實現《約翰內斯堡宣言》和《執行計劃》與《蒙特雷共識》以及其他相關聯合國峰會文件中所包含的可持續發展和已達成共識的發展目標。3. 我們重申《維也納宣言》中揭示的所有人權和基本自由(包括發展權)的普遍性、不可分割性和相互關聯性。http://www.crisinfo.org/
七、跨國線上公共領域的限制
1、全球數位落差/經濟不平等形成不平等的公共領域
2、網路碎裂化/屬性相近的網友相濡以沫,沒有開創性只有分離性
3、網路商業化/跨國公司爭食網路大餅,殘渣才是公共事務的小小空間
4、英語霸權/語言限制造成的鴻溝在範圍上,網路是一種無空間、時間的公共領域。範圍可達全球,是過去所有公共領域所未曾有過的。數量的龐大,造成參與者的模糊化,形成數字公眾。在論述表現上,因為溝通工具的不同,造成語言結構的轉變,為理性溝通造成障礙,多了想像少了清晰的意義脈絡。加上參與成員來自四面八方、不同文化,在溝通上也增加不少障礙。但是就如哈伯瑪斯所說的,人的認知興趣有解放的興趣,只要「議題」夠吸引人,同樣能吸引一群同好來參與討論。網路公共領域以議題為中心,因著議題公共領域有不同的成員組成,但也因議題的消失,這種暫時性的公共領域也隨之消失。
也就是說,因著網路社會的崛起,網路公共領域已成了「流動性的公共領域」,儘管如此,它的言說明顯的仍然深深地影響著公共政策,它的影響力是實質的。所以,網路公共領域確實存在著,只是它是個抓不著(弄不清參與者是誰),如同虛擬化了的公共論域。
網際網路雖然開放讓所有人都能瀏覽,每個人也能自由進出許多虛擬空間並充分表達自己的言論,然而,網際網路所建構出的網路空間是否可以被視為一個有效的「公共領域」?這仍是各界不斷爭議之事。網路具有方便性、快速性與匿名等特性,讓人們比較能夠免除外在束縛,直接表達自己真實的意念。姑且不論網友是否會因而在態度上有所輕漫,至少民權鬥士所致力追求免於恐懼的自由,在網路空間中比較能夠實現。但是,也正是因為方便性與匿名性,人們在網路空間中往往也比較沒有責任感與現實的負擔,所做出的決策與言詞內容也很可能是草率而粗疏的。
網際網路的活動形成「客觀對話的場域」,各虛擬空間中的網規也會因而逐漸形成。於其間,因為沒有面對面人情的壓力,網友可以自在地表達意見;即令如此,因為虛擬人際關係以及在相關空間中的信用,都需要有心經營,大多數網友也會珍惜自己的聲譽和角色形象
此外,網路空間出現許多極端種族主義言論、特殊政治立場的主張、不同的另類風格行為;就在網路空間日漸擴張之際,言論與自由卻愈益封囿在特定的虛擬社區之中,形成一個沒有交集與對話的孤島。那麼,哈伯瑪斯所主張的公共領域以及理想說話情境,是否得以在當代網路世界實現?或者,我們還必須等待下一個更新更好的傳播媒體出現?